thumbnail image

佛光山西澳道場 Fo Guang Shan Buddhist Temple Western Australia
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們 
    • 西澳道場
    • 星雲大師
    • 佛光山寺
    • 西澳協會
    • 西澳青年團
    • 西澳佛光童軍
    • 西澳中華學校
    • 佛誕節
    • 義工招募
    • 參訪需知
  • 近期活動 
    • 近期活動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蔬食A計劃
  • 法會修持 
    • 法會修持
    • 皈依三寶典禮
  • 社教課程 
    • 社教課程
    • 兒童佛學班
    • 禪修
    • 茶禪讀書會
    • 八關齋戒
  • 慈善捐款 
    • 慈善捐款
    • 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
  • 佛教文物
  • 西澳新聞
  • 緬懷追憶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我們 
      • 西澳道場
      • 星雲大師
      • 佛光山寺
      • 西澳協會
      • 西澳青年團
      • 西澳佛光童軍
      • 西澳中華學校
      • 佛誕節
      • 義工招募
      • 參訪需知
    • 近期活動 
      • 近期活動
  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  • 蔬食A計劃
    • 法會修持 
      • 法會修持
      • 皈依三寶典禮
    • 社教課程 
      • 社教課程
      • 兒童佛學班
      • 禪修
      • 茶禪讀書會
      • 八關齋戒
    • 慈善捐款 
      • 慈善捐款
      • 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
    • 佛教文物
    • 西澳新聞
    • 緬懷追憶

佛光山西澳道場 Fo Guang Shan Buddhist Temple Western Australia
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們 
    • 西澳道場
    • 星雲大師
    • 佛光山寺
    • 西澳協會
    • 西澳青年團
    • 西澳佛光童軍
    • 西澳中華學校
    • 佛誕節
    • 義工招募
    • 參訪需知
  • 近期活動 
    • 近期活動
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• 蔬食A計劃
  • 法會修持 
    • 法會修持
    • 皈依三寶典禮
  • 社教課程 
    • 社教課程
    • 兒童佛學班
    • 禪修
    • 茶禪讀書會
    • 八關齋戒
  • 慈善捐款 
    • 慈善捐款
    • 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
  • 佛教文物
  • 西澳新聞
  • 緬懷追憶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我們 
      • 西澳道場
      • 星雲大師
      • 佛光山寺
      • 西澳協會
      • 西澳青年團
      • 西澳佛光童軍
      • 西澳中華學校
      • 佛誕節
      • 義工招募
      • 參訪需知
    • 近期活動 
      • 近期活動
      • 服務項目
      • 蔬食A計劃
    • 法會修持 
      • 法會修持
      • 皈依三寶典禮
    • 社教課程 
      • 社教課程
      • 兒童佛學班
      • 禪修
      • 茶禪讀書會
      • 八關齋戒
    • 慈善捐款 
      • 慈善捐款
      • 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
    • 佛教文物
    • 西澳新聞
    • 緬懷追憶
  • 八關齋戒

    八關齋戒-線上報名

    《提問—八關齋戒》 經過一晝夜的學習,會感到出家生活之所以令人歡喜,是因為那是德化的、樸實的、淡泊的宗教生活,能讓人一切都放下、自在安然,無牽無掛無礙,所以參加八關齋戒的意義在此。

    八關齋戒,是佛陀為在家弟子制定一天一夜的出家學處,為佛教的在家戒法之一。透過八關齋戒的學法持戒,可幫助在家佛弟子防止身口意惡行,修諸善業,是趣向善道的妙門,更是契入佛道的捷徑。

    在這個講次裡,就八關齋戒的意義、具體內容,及一般人對於持戒與犯戒、開遮方便,乃至佛教如何因應社會,規劃適合於現代人的八關齋戒行法等問題,作說明與釋疑。

    問(1):八關齋戒,是佛教徒於每個月定一個時間,到寺廟參與修持,就如所有的宗教徒也會在固定時間到教會禮拜。首先請大師和我們談談,八關齋戒有哪些內容?
    答:舉辦八關齋戒的用意,主要是為了讓皈依三寶的在家佛弟子,在一個月當中,能有幾次到寺院學習出世的生活。因為在家人是以「有」為生活的條件,有妻子、兒女、有物質生活,有金銀財寶;而出家人是以「無」的出世思想入道。無,是無限、無量、無窮、無盡,要無所牽掛,在「無」的生活中,真正的安住身心,所以八關齋戒就是到寺廟裡受「八戒一齋」。

    「八戒」,即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、不著花鬘香油塗身、不歌舞觀聽、不坐臥高廣大床;此外還有「一齋」,不非時食,即過午不食。經過一晝夜的學習,會感到出家生活之所以令人歡喜,是因為那是德化的、樸實的、淡泊的宗教生活,能讓人一切都放下、自在安然,無牽無掛無礙,所以參加八關齋戒的意義在此。


    問(2):為什麼八關齋戒的戒法,要稱「關」、「齋」呢?
    答:「八」,指受持的八種戒;「關」,即關閉這八種不好的念頭、壞事,以及種種的惡念、妄想,受持八關齋戒期間,只有善行善念。「齋」,有「齊斷諸惡,具修眾善」的意思,具體的行法,就是有一齋過午不食。現在的八關齋戒,不一定要選擇在六齋日(即初八、十四、十五、二十三、
    二十九、三十)舉行,因為隔兩千多年,一般民眾的生活也不是以六齋日為標準。過去是初一、十五,現在大家都以一個星期為休假的標準,公務人員也是在每個星期六、星期日週休二日。現在的寺廟要舉辦八關齋戒,只要大家方便,定在哪一天舉行並不是很嚴重的事。
    每一位受持八關齋戒的人不要計較日期,只要一個月能有幾天、幾次,可以過出家的生活,這樣的意義就很好了。


    問(3):對於一個發心受持八關齋戒的人,偶爾有一、二次無法受持,這樣的持戒會不會有嚴重的後果呢?
    答:不嚴重。現在的社會生活也不是那麼容易,有時機關團體要開會,剛好就定在這一天,也不能不重視自己的職業、不能因此失去工作。或者朋友之間的婚喪喜慶、人際往來,不能不去應付一下。偶爾一兩次不能參加並不嚴重,反倒是一個月當中,能參加一、兩次是最好的。


    問(4):根據經典記載,參加八關齋戒有一些特殊的功德,只是短短的一個晝夜,真有那麼大的功德嗎?
    答:《金剛經》提到:生一念清淨信心,就能消滅八萬四千生死重罪。八關齋戒的「戒」,就是清淨。如不殺生,就是不傷害動物的生命;不偷盜,即不傷害、不侵犯他人的金錢;不淫,即不侵犯別人的身體;不妄語,即不說他人的是非。
    此外,「不坐臥高廣大床」,是因為大床太舒服,容易讓人心生懈怠,而受持八關齋戒,有時候地下就可以睡覺。「不著花鬘香油塗身」,有一些婦女受持八關齋戒時,會感到不穿戴這些飾品,反而比戴著的時候還要舒服、沒有負擔,就如解脫一般。
    「不歌舞觀聽」,不一定要去聽歌、舞蹈,反而去擁有一種不向外觀的快樂,觀想內心,觀照自己,很多自己的問題都能看得出來。八關齋戒對「過午不食」的規定,就是不要動用牙齒咀嚼,在戒法裡是可以許可晚上喝一點流質的東西,如牛奶、麵糊等補充營養。
    經典裡告訴我們,依「戒」能生「定」,依「定」才能引發智「慧」,進而達到解脫自在。在家信眾經常受持八關齋戒,透過不斷學佛、持戒的薰習之後,生活中自然會產生定力,增加智慧,道德與人格會得到昇華,參加八關齋戒,功德很大。


    問(5):在八關齋戒的戒期中,除了持戒之外,還需要做什麼修行功課嗎?
    答:八關齋戒也有早晚課,要隨眾禪坐觀想、經行跑香,還要聽大德講經開示,自己甚至也有一些作務、禮拜。
    八關齋戒是一天一夜的戒,只有一天的修持,在這一天一夜要學習出家人的生活。受持八戒一齋的期間,會感覺到身心舒暢、解脫自在。

    問(6):一個在家佛弟子,要想在八關齋戒裡學習一個出家人的生活,應該帶著什麼樣的觀念、想法來參加呢?
    答:首先,他應該要能放下家庭,可以來這裡提起佛法,認真修行學道;對於世間的錢財、名譽、榮辱是非、榮華富貴都不計較,不去想念它、不起貪欲心,不要掛念人間的是非好壞,即使八關齋戒只有一天一夜,也會得到人生另一層次的昇華。


    問(7):參加八關齋戒,在資格上有什麼限制嗎?一定要皈依三寶嗎?
    答:皈依三寶是必然的。即使沒有皈依三寶,到了受持八關齋戒的時候,還是可以臨時皈依。一個佛教徒從皈依三寶進而求受五戒、八關齋戒,學習出家生活是有次序的。如果沒有皈依三寶,信心還不具備,三寶在你心中都沒有樹立基礎,那就不適合來參加八關齋戒。


    問(8):已經受過五戒、菩薩戒的在家信徒,本身已經有守持的戒條了,還有必要再去受八關齋戒嗎?
    答:受持八關齋戒,等於讓自己不斷的複習,這是很好的事情。一個佛教徒受過五戒、菩薩戒,都可以再來受持加行一天的八關齋戒,但這不是硬性規定每個人固定都要來受持。
    總之,戒一定要經過不斷的警策、警告,不斷的提起,成為習慣之後,自然能「不受戒而受戒」了。


    問(9):受持五戒可以隨分受持,那麼八關齋戒有八條戒法,是否也能像五戒一樣,只受持其中的幾條嗎?
    答:這似乎是不可以的。因為五戒是終生受持,可依個人的情況學習滿分優婆塞、滿分優婆夷的戒,多分的、少分的,甚至也可以受持一分的戒。可是八關齋戒是一天一夜,不可以有「我這一天哪個戒不能持」、「哪個戒不能守」的想法,既然受持八關齋戒,就應該完整受持。


    問(10):對現代人來說,參加八關齋戒與否,對他的生活很重要嗎?
    答:很重要。因為一個人在紅塵裡生活,在世俗的物質、功名富貴裡生活,有時會忘失自我,隨社會、世俗浮沉。如果有這麼一天可以受持八關齋戒,他的精神世界會提升,心靈上會得到昇華,在人格品德上會有所增加。人不能每天只是賺取有形的金錢、物質,也要讓自己在無形的、精神上的法財有所增長。


    問(11):八關齋戒既然是佛教的制度,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?
    答:戒,是佛陀時代就已經制定,隨犯隨制,隨開隨遮。由於佛陀是戒的主持者,他要去衡量取捨,如果是已制定的戒條,後來感到有所不當時,也可以改變。
    但是佛陀入滅後,大迦葉尊者結集三藏,他有一個規定「佛已制戒,不可更改;佛未制戒,不可增加」,把戒條都定死了。所以現在佛教的流傳,各個地方有氣候、文化上的不同、各種風俗習慣的不同,卻一概只有一本戒律。如果現在各國的大德,可以就著國際性的原則再重新修正一些條例,基本的、根本的戒法不可更改,但是其他附帶的一些小小戒,可依當地的風俗、習慣、文化以及時代需要而有所變通,這樣會比較適合。因此我們對於佛法戒律,唯有從積極面去認識它,才不會辜負佛陀制戒的圓融與應機方便的精神。


    問(12):現代的社會或寺廟,有沒有必要積極推動八關齋戒?
    答:我認為今後的佛教,有需要積極推動八關齋戒。因為現今社會,有的人會感到他一直隨著社會流轉,轉到最後迷失自己,如果有人可以幫助他、開導他一下,即透過八關齋戒的提醒,他的生活會趨於正常,回頭就比較容易。
    佛教如果能像其他宗教一般,一個月有幾次的禮拜、多少的修行,能有一些方法,讓宗教徒藉以策勵身心,增加道德、增加身心的安寧,方為弘化的重要方向。

© 2022

    Home
    Call Us
    Find Us
Cookie Use
We use cookies to ensure a smooth browsing experience. By continuing we assum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.
Learn More